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当代书法大家陈贤——笔墨承古,气韵开新

作者:编辑主任 来源: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发布时间:2025-10-13 18:06 点击:

陈贤,原名陈国强,湖南籍书法家,字敬之,号齊墨堂主人。作为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人民艺术家”荣誉获得者,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其书法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根基。现任故宫博物院古文字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馆书法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等职,荣获当代最具升值潜力国际艺术名家,中俄特邀艺术交流大使。作品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国驻华大使、商界精英和国际友人,在业界兼具专业权威与广泛影响力!
 



承名家薪火,铸艺术华章
 
陈贤先生的艺术之路,自启蒙便植根于深厚的传统土壤。其书画创作早年得沈鹏、刘炳森、齐良迟三位先生亲授,耳濡目染间,不仅承袭诸位恩师的艺术精髓,更在日复一日的钻研中,构建起贯通诗、书、画、篆刻的综合艺术体系。
 
数十年的艺术深耕中,他为传承中华绘画艺术,潜心钻研其妙谛,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个人体悟,终成“出自名家自成家”的艺术风貌,成为当代传承脉络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古文字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包括裘锡圭、唐兰、陈贤、张政烺、王玉哲、宗福邦等,他们通过甲骨文、金文等材料的考释与理论创新,推动学科发展‌。‌

2012年,与苏士澍等国内著名书法家共同受邀参展世界华人名人古文字书法巡回展。

2014年,应新加坡中华书学会之邀赴新加坡讲授篆书隶书。

 








在艺术成就的彰显上,陈贤的作品屡获认可:先后在五百余次国家级、国际性及全国性展览中入选,且多次斩获重要奖项;其作品更跨越国界,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巴西、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展出交流,让中华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远播海外。‌与此同时,他的艺术实践亦为中国古文字研究注入活力,其创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价值,引得各类美术专业刊物竞相推出专题报道,众多美术评论家亦对其艺术造诣给予高度评价。
 













凭借深厚的艺术修养与广泛的行业影响力,陈贤受邀担任荣宝斋画院艺术顾问、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书画艺术家联合会艺术顾问、中国书画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研究室顾问等职。在这些岗位上,他不仅持续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更以自身实践践行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审美追求,其艺术成就与行业贡献,已成为当代传统艺术领域的重要标杆。
 








艺术溯源与风格特质
 
陈贤先生的书法启蒙源于家父熏陶,自幼便对笔墨之道心生敬畏,临池不辍。潜心研学国画传统技法与诗词歌赋,六岁习书、七岁学画的积累,让他对写生、临摹、双勾等技法的掌握精准入微,每一笔每一划皆见扎实功底。他于书法一道尤显功力,行、草、楷、隶、篆及瘦金体六体全能,笔墨间既有传统法度的严谨,又不失个人风格的灵动;篆刻创作则刀工精妙,与书画艺术相得益彰。他深耕传统,于晋唐法帖中汲取精髓,尤精行书、楷书、草书,形成了“承古而不泥古,创新而有根基”的独特风格。其楷书取法欧颜柳赵,结体端庄稳健,笔法精谨细腻,兼具唐人法度与文人意趣;行书则融合“二王”的灵动飘逸与米芾的沉着痛快,笔断意连间气脉贯通,每一笔划皆含刚柔相济之妙;草书更显性情,师法怀素、张旭的奔放气势,却又暗含理性节制,线条流转如行云流水,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丰富,在虚实对比中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张力与韵律美感。



这种风格的形成,既得益于他对古代书法的长期临摹与研究,也离不开名家指点——他曾师从沈鹏先生,在其指导下数十年潜心钻研,最终达成“既有古韵,又散发着新时代气息”的艺术境界,笔下作品既能引发观者对传统书法的敬畏,又能感受到当代审美的鲜活生命力。
 








艺术成就与业界影响
 
陈贤的艺术实力早已得到业界高度肯定:1997年便被录入《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辞典》,成为彼时崭露头角的书法新锐;2008年获评“最具影响力书画家”,更被CCTV书画频道誉为“当代王羲之”,这份赞誉既是对其书法造诣的认可,更凸显了他在当代书坛的标杆地位。
 
在专业赛事中,他屡获大奖:曾斩获全国第二届兰亭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第三届王羲之书法艺术大展金奖、湖南省第六届行书大赛金奖等重量级奖项,从地方到全国赛事的层层突破,印证了其书法技艺的全面性与高水准。






1997年作品受邀参展“领航杯”国际书画大赛并荣获特等奖,名字载入国际书画家名册。
2000年荣获第二届“莱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银奖。
2001年作品入选中韩书画交流展,并被韩国现代艺术馆收藏。
2001年入选“跨世纪和平杯全国书画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2003年入选第十四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
2003年荣获王铎故里书画艺术大赛银奖。
2004年作品《厚德载物》入选纪念邓小平全国书画展并获优秀奖。
2007年参加世界华人书画艺术作品邀请展金奖。
2015年被邀参加全国优秀人才成就展荣获金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2016年作品《家和万事兴》入选大爱无疆中国书画家救助贫困老人慈善艺术展。
2016年被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及《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录》编委会选入《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录》。
2017年11月荣获《中华艺术英才》奖,同时被授予“影响中国的当代书画大家”荣誉称号。
2018年作品入选“承古开新 六祖禅理”主题中国画大展。
2020年,参加“民心向党 抗击疫情”书画名家向抗疫英雄捐款活动并荣获特殊贡献奖。
2023年荣获“当代最具影响力十大艺术名家”,“全国艺术楷模”,“市场最具升值收藏价值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
 
作品入编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录》《当代中国美术》《水墨研究》《人民艺术家》《美术报》《中华书画》《羲之书画报》《中国美术家陈贤作品精选》《艺术中国 百年典藏》等典籍。被中央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多次邀请并做专题报道。近年来,在各地举办书画展、慈善展多次,深受国内外书画及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艺术机构的青睐并收藏。







展览传播与收藏价值
 
在艺术展览与交流领域,陈贤的作品始终是展现中国传统书法魅力的重要载体,其展览足迹遍布国内外顶级艺术机构。国内层面,齐白石纪念馆、中国美术馆、湖南美术馆、首都博物馆等殿堂级场馆均曾为其举办展览,笔墨间的东方美学意境感染着每一位观者;国际视野下,作品多次在香港地区及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展出,以书法为桥,让中国传统艺术跨越地域与文化界限,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更值得瞩目的是,他的诸多代表作被权威机构永久收藏,成为当代书法艺术的重要留存:2018年,行书作品《水调歌头》以凝练笔法再现古典诗词意境,被故宫博物馆纳入馆藏;2021年,受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将进酒》,笔势豪迈奔放,贴合诗词磅礴气势,作品完成后即被人民大会堂悬挂并收藏;2022年,《沁园春·雪》以开阔格局与苍劲笔墨,入驻毛主席纪念堂,成为传递时代精神的艺术载体;2024年,楷书作品《宁静致远》因兼具端庄气韵与文化内涵,受邀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并收藏。凭借这一系列成就,他成为当代少数作品能同时入驻多处国家级殿堂的书法家,其艺术高度与文化价值备受认可。
 
在艺术荣誉方面,陈贤的造诣屡获专业领域肯定:曾荣获“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传承贡献奖”,以表彰其在传统书法技法传承与创新中的突出成就;凭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斩获“中外艺术交流杰出艺术家”称号;此外,还多次获得“全国书法作品大展金奖”“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等行业重要奖项与荣誉,每一项认可皆印证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深耕与突破。
 
艺术市场的表现同样印证着陈贤作品的分量与价值:2014年,其经典作品《陋室铭》在嘉德春拍中,以345.5万元成交,随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当年书法拍卖领域的焦点;2025年,行书力作《将进酒》凭借精湛笔法与深厚文化底蕴,以1082.4万元高价落槌,最终被清华大学美术馆纳入馆藏,再次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此外,他的多件作品线上线下曝光率累计超百万次,拍卖金额屡破千万,稳定的市场表现与高收藏热度,让他的作品成为当代书法收藏领域公认的“硬通货”,也为传统书法艺术的市场价值树立了标杆。
 



文化传播与行业贡献
 
作为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与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陈贤始终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推广。他的作品多次被《中国书法报》《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专题报道,借助主流媒体的传播力,让更多人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他为人诚朴豁达,虽名满天下却始终谦逊,常告诫后学者“多向传统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自身言行培育书法传承力量,更以慈善艺术家身份,将部分作品拍卖所得用于文化保护事业,实现了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湘潭的笔墨少年到当代书坛的领军者,陈贤以数十年坚守与创新,在传统书法的土壤中培育出当代艺术的硕果,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书法文化传播者。

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 2023 chinkart.com Power by DedeCms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
豫ICP备202301398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