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展览 >

【聚焦两会 艺术献礼】2025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家--童文和

作者:主编 来源: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发布时间:2025-03-11 09:36 点击:
       翰墨丹青颂两会,艺心灼灼谱新篇。在时光的长河中,2025年全国两会如璀璨星辰般即将闪耀登场,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与梦想,汇聚着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在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书画艺术家们以笔为媒,以墨传情,用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向两会献礼,为时代放歌。相信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书画艺术也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推动传承淮河文化以画保护濒危淮王鱼
一画淮王鱼创始人童文和
 
       淮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它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余公里。
淮河流域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性,河流、湖泊中生活着众多的鱼类,其中淮王鱼系珍稀鱼种。
       画淮王鱼创始人童文和是艺术世家童冠五之孙,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鱼种淮王鱼,其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几十年来用自己的画笔始终坚持以淮王鱼为主要创作对象,为社会创作了大批艺术精品,既丰富了淮河文化内涵,又成为淮河流域家喻户晓的一张艺术名片。
       淮王鱼,学名长吻鮠,是淮河中游凤台硖山口的名贵鱼种,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淮王鱼喜好在岩石缝中繁衍生息,长淮津要凤台硖山口是淮王鱼理想的栖息地。
      淮王鱼的外形独特,当地人们戏称它是“三不像”。渔民们则笑称其长着鲨鱼的头,鲶鱼的身子,戈牙鱼的尾巴。
      淮王鱼,头呈圆锥形,嘴肥厚,吻长,须短,眼小,游时好回头望。其体色是五颜六色,并随着季节、水温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淮南王刘安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方,常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古战场八公山一带搜集山珍练仙丹,后发明了豆腐、发现了淮王鱼。经烹调后,有“鲜、嫩、滑、爽”的口感,汤汁乳白,有滋补养生之奇效。刘安食后觉得味道实在太鲜美了,大加赞赏,又以此鱼宴请淮南“八公”。因淮南王刘安喜食,故人们就唤作“淮王鱼”。
      淮王鱼素有“天下第一鱼”、“稀有珍奇帝王气,五彩缤纷数第一”等美誉。
       在推动传承淮河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呵护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事业中,不得不提生于淮河长于准河的童文和先生。他为淮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淮王鱼、为家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童文和,号钟馗眼,安徽凤台人,画淮王鱼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53年出生于淮河之畔艺术世家的他,三岁起便跟随祖父童冠五每天画画,学习绘画艺术。由于人们的争相捕食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淮王鱼濒临灭绝。童文和大师看到这一现象,非常惋惜和震惊。他便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绘画技艺,将淮王鱼的神韵和形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作中,让画坛为之一震。
作为淮南市政协常委、画淮王鱼创始人、职业画家,童文和大师说自己有责任呼吁保护淮王鱼这种珍稀物种,唤起人们对淮王鱼这种淮河精灵的保护意识。通过数十年的观察,十多年的反复思考与精心创作,童文和大师笔下的淮王鱼欢快、生动、力争上游,充分表现了它们在清流中的快乐和幸福,赢得了淮河两岸人民的喜爱。童大师笔下的淮王鱼画也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肯定。清华大学教授陶如让老师评价说:“形神兼有,意趣同生,”并高兴地题写:“画淮王鱼创始人童文和。”青年作家周玉冰评价说:“墨色变化自然,栩栩如生。”等等。
2016年童大师的淮王鱼长卷获世界吉尼斯纪录;
2017年安徽省环保厅独家筹办保护淮河生态一画淮王鱼宣传书画展,授予童大师画淮王鱼保护淮河生态形象代言人;
2018年安徽电视台国际频道、公共频道和综艺频道为了淮河生态环境对童大师进行采访报道;
2020年10月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采访“画准河流域濒临灭绝的活化石淮王鱼”童文和。在合肥、上海等地多次举办淮王鱼画展,极力呼唤生态保护,被评为安徽书画年度人物。颁奖词是:出生艺术世家,不忘艺术担当。致力于淮河环保呼吁,以画淮王鱼呼吁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为人厚道有口碑,笔墨独特显个性。笔下精灵栩栩如生、神形皆备,灵动逼真的姿态让我们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感受到美丽安微徽的责任与荣耀!
       童文和大师的淮王鱼画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2022年6月,童文和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重大题材艺术专题片。2022年12月,童文和与吴为山、苏士澍等一同被授予“时代人物”光荣称号,并获“时代人物艺术顾问名家工作室童文和”匾额。近日,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书画鉴定大师单国强,以及北京大学资源研修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北京大学问道文物鉴定检测科技研究院院长、著名鉴赏家刘雄,都把童文和的淮王鱼画鉴定为“名家作品”。望着眼前自己的淮王鱼画,童大师满怀深情地说:“为了淮王鱼永远欢快幸福地畅游在准河里,我会不断画下去!”准王鱼是淮河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文化内涵。通过国画的形式来表现淮王鱼,可以展现出准河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画家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才能将淮王鱼的形态、神韵和质感生动地表现出来。
       淮王鱼国画不仅仅是对淮王鱼的描绘,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可以反映出画家对淮河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优秀的准王鱼国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和收藏。它们不仅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淮河文化。
       总之,淮王鱼国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国画的语言展现了淮王鱼的美丽和准河文化的博大精深。童文和被誉为画准王鱼的创始人、天然石画倡导第一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通过对淮王鱼的描绘,展现出其形态、神韵和文化内涵。
       “只有让鱼儿回归大自然并安全生存适应大自然,这才是我画淮王鱼的最终目的!”这是童文和大师经常说的一句话。
       为了保护淮王鱼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近年来凤台县加大了对淮河凤台段水域的执法巡查力度,利用摄录设备,实行联网管理,全力做好准王鱼的禁捕工作。同时,通过向保护区投放鱼苗等措施,使淮王鱼的种群和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在凤台八景之首的黑龙潭处,有准南市2013年1月1日在悬崖峭壁上灌注的一块宽大的铁牌。蓝底白字的铁牌上清楚地写着“长吻鮠(淮王鱼)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凤台二桥桥头,赫然竖立着醒目的大块牌匾“淮河风台段国家级淮王鱼保护区”。“守河湖之生态,护渔法之神威”、“禁止捕鱼和钓鱼,让河湖年年有鱼”等的横幅标语已深入人心,人们对环境、对生态的认识越来越透彻。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淮王鱼回望自己的家园,感谢人们对它的呵护。
       童文和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对淮王鱼的独特描绘,更在于他通过艺术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淮河文化以及珍稀物种保护的关注。“推动传承淮河文化,以画保护濒危淮王鱼”,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淮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淮准河文化淮王鱼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生态文明描绘着中华大地,也书写在每一个淮河儿女的心中。光荣属于每一个淮河文化的守护者,淮河文化终将随美丽的中国画卷徐徐展开。
(材料整合、梳理与编辑:王献龙)
 























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 2023 chinkart.com Power by DedeCms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
豫ICP备202301398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