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不止,向阳而生——王思瑶
作者:孙主编 来源: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发布时间:2025-08-29 18:27 点击:


王思瑶:2001年10月生,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北外国语学院教育系,中共党员。
/荣获全国第十四届全国美育教学平面作品一等奖
/被评学院“优秀毕业生”
/荣获学院“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作品
/荣获学院“第四届职业礼仪大赛”一等奖
/荣获学院“优秀团干部”
/荣获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荣获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乡村志愿者服务证书
/荣获学院“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作品一等奖
/荣获学院“冰雪有约,告别东奥--三行微情诗”二等奖
/荣获团省委宣传部“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学习之星
/获得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资格证
美术专业
舞蹈专业
普通话二级甲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我的教师之路,宛如一株向日葵,始终追寻着教育的光热,在风雨中扎根,在阳光下生长。这条路并非起初便明朗如昼,而是在点滴实践中逐渐照亮的前程。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而我的教师之旅却始于对一位老师的怀念。高中语文老师总爱在课后留下来,为有疑问的学生耐心解答。我记得那个黄昏,他翻开《论语》对我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那时我不甚理解,只觉得他眼中的光芒异常温暖。多年后我才明白,那光芒是一个教育者用生命点燃的火种,而它已然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
初入讲坛,我怀揣理想却步履蹒跚。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手心的汗渍晕开了教案上的墨迹。面对五十双澄澈的眼睛,我忽然明白了何为“教书育人”的重量。那些日子里,我如同追逐光明的朝圣者,在备课至深夜的灯光下,在批改作业的晨曦中,寻找着属于我的教学之道。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午后。班里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悄悄的对我说:“老师,听你说话让我想起了妈妈讲故事的声音。”这句朴素的言语如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我内心的迷惘。原来,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多少心灵。从那时起,我开始理解“追光”的真正含义——不仅是追求教学技能的精进,更是追寻每个学生生命中独特的光芒。
我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上,我们不再拘泥于文本分析,而是走进生活的课堂:一场春雨成为写作的灵感,一片落叶引发哲学的思考。我带领学生用脚步丈量古诗词中的山河,用双手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渐渐地,课堂不再是单向的传授,而成了双向的滋养。我看到怯懦的眼神变得坚定,听到迟疑的声音变得响亮,这些变化如阳光下的新芽,悄然生长却充满力量。
教育之路从来不是坦途。我也曾遇到难以沟通的学生,也曾面临教学效果的瓶颈。每当此时,我总会想起那株向日葵——即使遭遇风雨,依然在翌日清晨执着地转向太阳。我学会用耐心等待花开,用智慧化解难题,更学会了在挫折中积蓄力量。正如古语所云:“教学相长”,我在教导学生的同时,也在被学生教育,被岁月塑造。
一路走来,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学生取得了多高的分数,而是他们生命中发生的微妙变化:那个曾经自卑的女生成了诗朗诵的最佳选手,那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主动组织学习小组帮助同学,那些感动的瞬间如阳光般温暖着我的教育之路,让我坚信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响。我把自己所学的舞蹈与绘画融入教学,让课堂成为多元智能绽放的花园。舞蹈开发了学生的动觉智能,绘画培育了空间智能,而在讨论画作和舞蹈编排时,他们的人际交往智能和语言智能都得到了锻炼。那个曾经在传统课堂上总是低着头的男生,在绘画中找到了自信;那个不善言辞的女生,通过舞蹈动作展现了内心的丰富情感。
作为年轻一代教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党员”的徽章承载着使命,“教师”的讲台连接着未来,这份双重身份,让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立志扎根课堂,把党员的“先锋性”融入教学细节:不满足于照本宣科,而是用年轻人的视角创新方式——用短视频讲透历史事件,用小组合作激活思维碰撞,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能触动心灵的力量。面对学生的困惑,我愿做耐心的倾听者,课后的辅导、考前的鼓励、情绪低落时的谈心,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里。
我更立志传承红色基因,在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讲课文时穿插革命先辈的故事,班会课上讨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白“为何而学”。我知道教育之路从非坦途,但身为党员,便要有“啃硬骨头”的勇气——面对教学难题钻研不辍,面对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用青春的热忱守护每一颗童心,用党员的初心点亮每一段成长路,在教育事业中书写属于年轻一代的担当。
每当夜晚来临,看见窗外满天星斗,就能想起多年前我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教师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这一刻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教育之光,就是让每颗星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浩瀚宇宙中发出独特而坚定的光芒。
追光不止,是对教育事业的永恒热爱;向阳而生,是对生命成长的坚定信念。我的教师之路,还将继续书写下去,与光同行,向暖而生,在平凡的岗位上见证不平凡的生命蜕变。这条路没有终点,因为每一次课铃响起,都是新的开始;每一个学生到来,都是新的期许。而我,愿永远做那个追光的人,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太阳,收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