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全国文化艺术模范人物——倪庆从

作者:孙编辑 来源: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发布时间:2025-05-09 16:24 点击:





倪庆从,笔名凌云,1966年生于浙江温州,中共党员,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系四川省工商联诗书画院轮值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文化教育客座教授、四川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都江堰市委市政府文化顾问、中华慈善总会特邀文化顾问、中国冠军之路特邀文化顾问、中国尼泊尔“国际佛教文化中心”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艺道臻入化境 彰显大国画品——记著名画家倪庆从

欣赏倪庆从先生的画作犹如步入充满哲思与意境的世界,作品中浓郁的文人意韵展现了画家深厚的造诣,折射出他多年心性修养所孕育的独特艺术语言。这种境界的达成与对传统绘画精神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作为一位深具传统精神的实力派画家,倪庆从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笔墨的表现技巧、造型的经营布局,还是题材内容的立意写照上,都高度契合了中国古典画论中的“气韵生动”之说。参照《古画品录》中所提出的“六法”,倪庆从先生的画作无疑达到了“应物象形”与“传移模写”的高度统一,且在“骨法用笔”与“经营位置”之间展现出极高的审美张力。

以倪庆从先生的经典之作《禅悟图》为例,此画通过精湛的笔墨语言和独特的构图形式,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明心见性”的美学理念。画面中的僧者静坐草蒲,手持禅珠,双掌合十,形象栩栩如生;背景中的山峦洞府则以淡墨晕染,营造出超尘脱俗的氛围。整幅画作以工写兼备的手法呈现,线条勾勒轮廓,墨色点染神采,人物形象的传神意态跃然纸上。又介入玄机的光影,日轮高悬,红袍拂袖,光影交错间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体现了画家对传统“写实”技法的熟练掌握,更彰显了对“写意”精神的深刻领悟。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倪庆从先生正是通过对“一画之法”的深入探索,将自然之象转化为内心之意,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写意画领域,倪庆从先生的表现更是独树一帜。他摒弃了某些画家单纯追求笔墨炫技的浮躁心态,转而注重浑化于自然的笔墨气机。作品强调心手相应,通过简练而富有变化的笔触,营造出天然无雕饰的取象形态。例如,在他的花鸟作品中,无论是清荷远香还是水仙翠滴,皆以至简至纯的水墨语言呈现出顾盼通情的写意生趣。这种表现手法既继承了宋代文人画“尚意轻形”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创新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从笔墨语言的角度来看,倪庆从先生善于运用浓淡干湿的变化来塑造画面层次感,同时借助留白与虚实的对比,强化了作品的空间感与节奏感。这种技法上的精妙处理,使得观者在欣赏时能够获得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倪庆从先生的艺术创作始终遵循雅俗共赏的原则。这一理念源于他对大众审美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尊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巧妙的平衡:一方面,他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展现出高雅的艺术品味;另一方面,他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出作品的情感内涵,使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例如,在山水画作品中,他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同时结合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使作品既具备装饰厅堂的实用性,又蕴含寄情达意的精神内涵。这种融合了文人画雅致格调与大众民风质朴审美的创作方式,不仅拓宽了作品的受众范围,也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艺道臻入化境,彰显大国画品。倪庆从先生的艺术创作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融合了现代艺术的创新思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形神兼备”的高度,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的艺术实践和成就,无疑为当代中国画坛树立了一个典范。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罗成 2025年2月14日



































人民书画艺术名家网 © 2023 chinkart.com Power by DedeCms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
豫ICP备202301398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